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宗教右派》



《宗教右派》
主編:羅永生、龔立人
序:游靜、何春蕤
作者:馬國明、羅永生、龔立人、黃慧貞、李偉儀、沈旭暉、

陳士齊、禤智偉、陳成斌、曹文傑、梁偉怡、楊穎仁、譚得志、秦晞輝 等
dirty press 2010年10月出版


Share |

何春蕤談《宗教右派》



dp albert:
很高興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博士老師
為羅永生博士及龔立人博士主編的《宗教右派》寫序,
她在寄序給我們的電郵中寫了好些讓我們鼓舞的話:


「說老實話,這本書裡的作者們寫得非常有啟發性,
也做了非常完備的歷史社會分析,
以致於要寫序的我覺得十分痛苦,
很難想到什麼可以匹配的話來說。
我自己邊讀邊學,邊想還能說些什麼,真是搜索枯腸啊。」

Share |

2010年8月27日星期五

許寶強:為何我們如此不了解香港的歷史? ——《在微塵中打拚—香港肺塵病工人口述歷史》讀後感




讀《在微塵中打拚——香港肺塵病工人口述歷史》,更感覺自己的無知。連讀帶教,在教育界混了接近三十多四十年,還是第一次了解到為香港付出了這麽多的肺塵病工人的故事。令人不安的是,像我這類無知的讀者,也許還有許多。為何我們的九年、十二年免費教育,再加三四年的大學洗禮,竟然都沒有機會讓學生去閱讀這些歷史故事?是由於我們缺乏相關的教材資訊?還是由於我們的視野受既有的答案或標準的講法所遮掩?

據一些來自商界的功能團體立法會議員宣稱,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當中商人的貢獻是最大的,所以我們需要用功能團體來保障商人的利益。這樣的故事耳熟能詳,不僅流行於商界,傳媒和教科書大概也是這樣說的:香港從一個水深港闊的小漁港,然後經過多代工商企業家的努力,發展成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由於這類故事充斥在我們的教科書、電視報章,並不斷循環再現,所以儘管活在我們的身邊的,總有些像本書中的肺塵病工人 -- 例如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輩 --,但我們所能講出來的,包括學生在辯論比賽、回答試題,或報紙記者在書寫新聞時,往往只剩下那種漁村變金融城市的公式故事。結果,我們很容易忘掉了真實而立體的工人面貌,其實並不是如教科書中所講的故事般簡單地發展,也不僅只有可憐困苦,又或是抗爭的英雄事蹟,而是充滿了普通平凡的喜怒哀樂。

好書自然要推銷

讀《在微塵中打拚》,令我有點想做推銷員的衝動。原因有二:其一是,肺塵病的工人幫我們重新認知這小島過去的歷史,因此讀者也應該幫助其他準讀者認識肺塵病的工人;其二是,本書做得十分認真和仔細。放着好的東西不作推介,確實等同暴殄天物。

本書值得推薦的地方,首先是當中有血有肉的故事。這些故事,相較教科書的公式、「起錨」等口號,以至各種說教道理,或記誦香港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都來得有趣。學生其實都愛聽故事,從不同角色的行為情感,獲得豐富立體的知識。

本書的第二個好處,是在每個故事的後面,加上一些關鍵詞的解釋,儘管不是十分完整的歷史敍述,但也可以幫助學生或老師在閱讀的時候,掌握故事的歷史背景。

本書的第三個好處,是直接連繫上通識教育的「今日香港」單元。教授通識科經常要討論時事,但往往欠缺歷史深度。這本書所提供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很容易接合當下的一些時事討論,例如最低工資立法。要讓這些時事討論變得有深度,需要把問題置放於香港的歷史脈絡。譬如,為何最低工資應是三十三元或更高的價錢?應否計算從前不同行業的工人對社會的貢獻?如是,這種貢獻應如何計算?如果接受「香港的資本主義發展主要是商人的貢獻」的說法,那麼最低工資大概真的只能值二十多元;但如果香港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主要是建基於像本書中的打石工人般的一點一滴貢獻,到今天才能擁有現代的道路、隧道、房屋等設施,那麼每小時三十多元的工資,自然不算特別高。簡接把今日香港的議題,例如最低工資的討論,置放於歷史脈絡中去理解,這是本書的一個重要的貢獻。

小故事 大道理

通識科裡有一項獨立專題探究,通常要求學生寫作一個研究報告。這些報告很多時變得程式化,例如做一些問卷統計,繪制一些漂亮的圖表,講述一些已知的成見。但問題是,對一個學生來說,為何要做這些事情?能解決些甚麼問題?還只是做來交功課?新高中課程推出後,每年有十萬個高中學生需要做這些專題報告,投入的精力及能量十分驚人,如果他們都能找到有意思的課題,而不僅是為了交功課,生產出來的知識顯然並非無關痛癢。

問題是,甚麼才是有意思的課題?《在微塵中打拚》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可能性 -- 訪問在過往長時間在香港默默耕耘的小人物,讓他們講述教科書忘掉了的故事。只需要一部錄音機,一枝筆,每個學生回家坐下,聆聽自己的父母輩的故事。一年下來,便有十萬個專題報告,關於香港上一代經歷過的豐富多元的故事。當我們的師生都讀過這些也是關於香港經濟發展的小故事時,相信我們的商界功能議員,再也不敢大言不慚地宣稱香港的發展主要是基於商人的貢獻。

最後,本書讓我們理解到上一輩的港人,其實是非常懂得體諒的:不僅對妻子對丈夫,也能對上一輩的父母、下一代的子女十分諒解。書中的一個故事講述,抱病的工人想死在醫院。為何要死在醫院?因為死在家中會令子女十分麻煩,兒女需要填寫很多表格,要辦理很多手續。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上一代的工友,還繼續在為後代著想,這種體諒,在現時的香港,恐怕已並不多見的。香港政府經常講和諧。和諧並不是壞事,但跟現實的政策卻有點背道而馳 -- 兩極分化、官商勾結,產生的絕對不會是和諧的社會。相反,真正的和諧,反而在此書的故事中處處可見。





Share |

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Stonewall Uprising-- Trailer

.




Synopsis
"It was the Rosa Parks moment," says one man. June 28, 1969: NYC police raid a Greenwich Village Mafia-run gay bar, The Stonewall Inn. For the first time, patrons refuse to be led into paddy wagons, setting off a 3-day riot that launches the Gay Rights Movement.
Told by Stonewall patrons, reporters and the cop who led the raid, Stonewall Uprising recalls the bad old days when psychoanalysts equated homosexuality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advised aversion therapy, and even lobotomies;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warned youngsters against predatory homosexuals; and police entrapment was rampant. At the height of this oppression, the cops raid Stonewall, triggering nights of pandemonium with tear gas, billy clubs and a small army of tactical police. The rest is history. (Karen Cooper, Director, Film Forum)


===============================================================


內容簡介:
近十年,香港一再出現社會道德大戰,若稍為關注的社會事務的,不難察覺始作俑者為一股在不斷壯大的基督教保守力量——明光社陣營,他們挾其滿有征服意味的十字軍精神「剷除」異己,搞得滿城風雨,以致連名筆陶傑也忍無可忍,怒稱他們為「道德塔利班」,封他們為「盲光社」。

自年前的《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秋天的童話》「粗口」等事件,以至近期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家庭暴力條例」的政治角力,明光社陣營牽起的波瀾越來洶湧,他們的聲勢也越發壯大,態度越來越囂張跋扈。很明顯的是,明光社陣營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
本書作者原為明光社陣營友好,但隨著明光社陣營的霸權式發展,也「棄明投暗」,全力撰寫本書,以揭露明光社陣營的思考盲點和社運手段。本書為目前本地首本最深入剖析明光社陣營的著作,全書資料翔實,分析角度獨一無二。任何關心社會發展事務的人,不論信徒與否,本書都是手邊或案頭不可少的重要書籍。


推介:
馬國明‧《文化研究@嶺南》總編輯金融風暴,沒有倒閉的企業紛紛裁員,政府呼籲企業要有社會道德,與僱員共渡時艱。道德不單是個人操守對錯的問題,更有對社會好與壞的層次,「明光社」勇於提出他們認為對社會好的主張;好與壞當然可以再討論,大家可以一起《論盡明光社》。

安徒‧文化評論人「宗教右派」近年在港急速發展,方興未艾,也招來風風雨雨。張國棟這本書,是目前最深入的相關文獻。作者貼身緊隨事態發展,資料翔實,評論懇切,分析角度獨一無二。無論讀者是否教徒,本書所談案例,都會令讓你深深震撼。

陳士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宗教權力形成網絡,又對信眾進行廣泛動員,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這是非常值得香港人關注的一件大事。現時港人仍缺乏對此一政治力量可觀的宗教右派進行詳細分析及解讀。張國棟作為曾被基督徒教授訓練的青年才俊,他為我們做了這件艱巨的工作,正好反映宗教作為正面能量,能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期望這書能成為所有關心公民社會發展及宗教在社會定位的人仕的必備讀本。

明婉儀‧業餘田野神學工作者這是第一本揭露明光社陣營思考盲點的書,香港的教會等待張國棟這著作已經太久了,香港社會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書。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縱使你可以不認同國棟兄在書中的分析,但國棟兄的分析可以令你釋然,因為在基督宗教裡,我們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並拒絕成為帝國的誘惑。



特約寄售點:
香港女同盟會 電話:+852 8103 0701 網址:http://www.wchk.org/
香港基督徒學會 電話:+852 2398 1699 網址:http://www.hkci.org.hk/
公平點 電話:+852 3188 8064 網址:http://www.hkfairtradepower.com/

如欲購買及借閱《論盡明光社》電子書,請登入「光波24書網」:http://www.24reader.com/234668/




dirty press查詢電話:6058 8944



Share |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單身有理>我不婚,因為沒必要





17
1

夏天~奈
<單身有理>我不婚,因為沒必要(自由時報)
2010年8月16日  多雲時晴  心情日記  
瀏覽:1   回應:0   推薦人數:0  
日記地點








文/王乾任
台灣的結婚率日漸下滑,解釋的原因各種各樣,像是兩性平權(女性不願屈就低成就婚)、維持親密關係的形式多元化(同居、同志)、宅男敗犬日增(戀愛速配成功機率減少)、景氣不好(年輕人無力或不願結婚)……大多數的解釋都圍繞在社會文化與人格心理層面來談。不過有一個原因很少被人提到,或許是聽起來有一點「科技決定論」,使得一般人無法接受,但這個原因雖非不婚的核心因素,卻是支撐著核心因素的強有力奧援,那就是現代社會生活太過舒適便利了,便利到人們對於婚姻的慾望/需求不再像過去一般強烈,從而削弱了適婚男女的結婚動機。

古代結姻親 家族利益交換
從人類學的理論來看,古代的人結婚,主要理由並不是當事人男女雙方有愛情,而是男女雙方所代表的家族利益,認為透過雙方家族推派代表人締結婚姻關係,可以更加緊密的連結,形成強有力的紐帶關係,從而保障甚至壯大原先的家族。這也是為什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會被反對的最根本原因,因為雙方家族是世仇,不願意結合。

現代人結婚 以愛情為首要考量
現代人的生存風險不若古代那麼高,雖然也有因為利益考量而聯姻的,不過大多是統治社會的上層階級,例如政治人物、財團創辦人,一般市井小民已經很少因為兩方家族為了利益結盟而讓家族中的適婚男女結婚,愛情成了決定結婚與否的關鍵因素。

便利的生活科技 讓單身生活更容易
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婚姻是發揮男女分工合作精神最具體而微的展現。然而,隨著兩性平權觀念的崛起,女人可以受教育、可以上班賺錢,經濟獨立,不再需要仰賴男人。而科技文明的便利性,替單身男女解決了過往必須結合為家庭,並由家庭中的夫或婦其中一方擔任家務勞動工作。舉例來說,過往之人煮飯得劈柴、燒火、顧灶,洗衣得到河邊手打搓揉還要晾乾,現代人煮飯洗衣有瓦斯爐與洗衣機相助,不然還有乾洗店與便當店,解決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的能力大幅提升,不再需要透過婚姻好有個人可以協助從事家務勞動。
便利的生活科技,讓單身男女在打點生活起居,滿足食衣住行需求時,都比遠古社會的人來得簡單、容易,下了班或放假時間,還有一大堆文玩娛樂(電視、網路、電影、漫畫、小說、表演藝術……)、進修補習學校(學海無涯+終身學習)等著自己,根本不會無聊,就算性慾,也可以DIY或透過交易的方式解決。

社會包容單身族群 悠遊不婚很自在
現今社會規範不若過往來得嚴苛,不結婚頂多被父母長輩唸幾句,一個人可以悠遊自在的過生活,若再考慮現代人工作忙碌、交友圈小、人際關係技巧差、性格內向害羞等因素影響下,在便利生活科技支撐下的單身生活其實可以很完整(封閉),這勢必削弱怯戀愛之人走向婚姻的意願,選擇不婚甚至不談戀愛的單身人愈來愈多,似乎成了科技文明發展下的必然趨勢。
也就是說,科技/物質文明愈發達,提供單身人士舒適生活的物質基礎愈穩固,單身的慣性就愈強,若不設法削弱其依賴科技而建構起來的封閉小宇宙,恐怕很難讓這些安於舒適生活的單身男女離開溫暖的小窩,走出門去找戀愛談,找人婚/嫁,失去結婚意願的人也就會愈來愈多。


<單身有理>我不婚,因為沒必要(自由時報) - 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6093055.htm#ixzz0wj6jTb7G
(網址連回本文)






Share |

2010年8月15日星期日

Nude




Blunty3000 | 西元2008年03月16日
Nude
Consider this video both a love letter to the Human form, and an open letter to any and all either interested in the nude in art, or are confused by it, or have trouble telling what is art and what is porn, or simply want to explore what goes on between model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studies of the naked human body.

Thank you to all who helped me make this video, It simply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you.
Thank you to all the artists who either offered their work directly, or allowed it's use through the Creative Commons copyright license, Your generosity is greatly appreciated. :)

To read all the letters I was sent during my research on nude modeling, please visit the following link;
http://bluntmation.com/content/?page_...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se stories has been removed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e submitters.

Music;
Zeph & Azeem - Come One Come All (inst)
is provided courtesy of Om Records
www.om-records.com
youtube.com/omrecords




Share |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女性情慾吹水會


女性情慾吹水會

女性情慾吹水會女人情慾吹水會
話題:我是女人‧我有情慾 ─ 妳的性想像/
的情慾經驗
現今社會風氣往往認為公開談性是不正經、不禮貌。而且,好女人是不該談及性事,若言及性事,則會被視為淫蕩,這是對女人的標籤。然而,女人也有性慾,也可以追求性生活及享受性愛的滋味。
給女性一個空間,分享你們個人最火熱的情慾經驗,也可以結識各位姊妹交流情慾心得。無論有沒有性經驗, 也十分需要前來大談性想像!
日期: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
時間:7:30-9:00 PM
對象:女性
主辦:香港午夜藍
查詢:24934555
性質:開放性小組,歡迎隨時加入 
主持:午夜藍職員

Share |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哥哥仔給我們講出的美好性別路向——《性路無疆.深圳男性性工作者口述歷史》評介


哥哥仔給我們講出的美好性別路向——《性路無疆.深圳男性性工作者口述歷史》評介

  每天都有多事情發生,而我們並不知道。每天都有不少哥哥仔(男性性工作者)抵達香港,四出迎接撥了電話登入MSN的男客。他們或跟我們乘坐同一班地鐵,或於路上擦肩而過。每天開往羅湖或落馬洲的火車,一列一列把需要暫時脫離壓抑生活的同志,送往深圳各區,同時又一車一車把另一批運回香港。我們對於情慾的流動,知道得實在太少。
  因為認識貧乏,我們價值觀念裏往往充斥既定而失實的印象。基佬不是娘娘腔就是色情狂,人妖一定變態,妓女的身世肯定坎坷,周身賤格,一世不得翻身。如今,形象專業而得到社會認同的醫生都需要站出來為「癲癇症」易名,去除歧視與誤解,就知道看似繁華先進的香港,尚存不少偏見。我們越大聲排斥一些「不正常、不正當」的人和事,就越顯得我們無知,及愚蠢。《性路無疆深圳男性性工作者口述歷史》是本難得的結集,讓我們有機會聽聽生活於另一處境與文化下的朋友的經歷,發現賣淫及男同性戀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污穢與厭惡。
聆聽朋友的故事回看歷史
  回歸後隨著香港本土意識抬頭,口述歷史(oral history)一詞慢慢為人認識。這紀錄歷史的方法出現超過六十年,核心的價值在於讓沒機會發聲的人或不被重視的生活細節獲得紀錄,翻新我們對歷史的概念,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歷史。讀者,像在聆聽一個不曾認識的朋友講述自己的故事,感覺卻猶如與知己茗茶聚舊。談及的內容可能條理分明理據清晰,也可能次序跳躍模糊不清,甚至令你無法判斷資料之正確。這並不要緊。學術一點的說,那是口述歷史拒絕大歷史敘述與邏輯的表現,女性主義及性別理論喜歡運用的策略。生活化一點來說,讀者可以想想記憶是怎樣重組及被合理化,為甚麼受訪者會選擇談或不談某些內容,為甚麼會忘記或混淆某些細節,他們如何去說這些內容,以及現有的歷史資料跟他們所說的有何不同,或為甚麼現有的歷史不曾提及受訪者認為重要的部分。誘導讀者思考而非盲目相信,閱讀歷史的意義才因而衍生。本書八位受訪者口述的篇幅不一,面向迥異。種種細節與受訪者的出身、成長歷程、文化背景、年紀、現時的生活狀況,及價值觀念等有何關連?全都是值得讀者細味與思索的地方。
  對於香港讀者來說,閱讀簡體字可能是個難題,而受訪者所用的內地用語(如「提成」即「抽佣」)及賣淫行內與同志圈術語(如「419」即「for one night」),又是我們需要處理的另一個部分。該書為甚麼要寫得這樣趕客?如果,你心目中有這樣的疑問,可能要反過來問為甚麼一定要迎合讀者?「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不一定正確,劉德華提醒你「今時今日的服務態度」也不一定適合用於一切事情。該書的受訪者是中國大陸的哥哥仔,原原本本把他們的文字及用語出版,才最原汁原味,最能咀嚼字裏行間的意義與語氣,再好的翻譯其實只是二手貨。這,是口述歷史的精神,及讓我們放下身段或價值觀念的學習機會。因題材敏感,該書暫只於香港及台灣出版。香港人,其實我們要慶幸香港仍有出版與知識交流的自由。
應有盡有,任君選擇
  主流媒體善長把事情約化,使一切流於既定形象。「不正常」、「下賤」的應被貼滿負面標籤。賣淫的,就應是身世坎坷,為債務、為生活走投無路而不情願地出賣肉體,過著非人生活。我們當然不要偏見,更不要歧視,但糾正誤解的同時,也不能把事情美化,掩蓋行內黑暗的地方或部分從業員悲慘過去的事實。畢竟,這個世界甚麼人甚麼事都有,要讓大家看到的,正是紛陳的歷史洪流。
  阿力幾歲大就要走七、八公里的山路上幼兒園,家裏窮得沒有地板,灑點水走兩步滿屋到處是泥。他十一歲喪父而跟隨媽媽投靠好賭的繼父,每次吃飯總有搶著吃的感覺。小強來自廣西山區,讀書時一天三餐只花九角,以白飯青菜為主沒一點肉,但能有機會升至初中已是家裏最幸運的一個。阿杰認為當哥哥仔沒有自由,很多時只有服從媽咪(中介人)的安排。生活被嚴密控制,集體居住,不太有獨自外出的機會,有的被沒收身份證,有的被拍下艷照作備為痛腳。回想最初穿著透明內褲站台演出時,他只感到自己一點尊嚴也沒有;而後來,因沒有好好保護自己更不幸染上梅毒與愛滋病。
  不過,Daniel卻是大學畢業生,家境相當不錯,外公是在新加坡出生的高級知識份子,外婆是台灣人。自小,他的父母就給他灌輸「要好好讀書,你要出國」的想法。阿力很享受當哥哥仔,既有性滿足又有可觀收入,何樂而不為?他有男朋友又有女朋友,曾試過三人大被同眠左擁右抱,儘管不一定有齊人之福。做了隆胸手術卻保留男性性器的上官靈靈不在會所或酒吧工作,當街女自由自在找大屁股大雞巴客人。他╱她認為自己是為性而活,沒有男人日子不知怎樣過。阿貓一入行便當紅,曾在新加坡一天接待九個客人,月入過萬而感到自豪,並能為鄉下的家人提供富足的生活,高興非常。現在,他更尋得感情穩固而踏實的男朋友,每每到香港都跟其男朋友的父母同住。誰說哥哥仔不能尋覓真愛,享受家庭幸福美滿的生活?
活著不是只有性
  先讓一些人民富起來,沿海重點城市經濟起飛得升上天堂,中國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影響著每一個人。於農村、鄉鎮成長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條,離開鄉下往城市闖。哥哥仔,其實也是民工潮裏的其中一員,賣淫只不過是眾多工種的其中一種。書內受訪者憶述他們從鄉鎮到城市的經歷時,往往都是向機會投靠。哪裏有親戚朋友介紹工作,人就會到哪裏去;入了行賣淫,情況也沒有改變,這裏的媽咪不好客人不多,就往另一個城市走。當他們重組自己的過去時,筆者看到的是一幕一幕民工尋找生存空間的歷程,甚至可從他們的故事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狀況。
  漂泊感,是這個行業強烈得很的特性。無論他們來自山東、安徽、四川還是廣西,走訪過不同等級的城市,深圳彷彿是他們的落腳點。深圳,是個跳板,讓他們有機會到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方賺錢。哥哥仔雖然有固定的會所或酒吧連繫,但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與生活環境。經常四處闖蕩,根本已找不到一個叫做家的地方。穿梭中港兩地,或於跨國公司工作經常出埠的香港人(地球村居民?),相信也有類似的感覺。坐火車坐大巴坐飛機,坐到連自己也不知道身在何方,該往哪裏走。自己如是,工作上遇到的朋友亦如是。哥哥仔很多時難以建立固定的友儕網絡,更使他們失去歸屬感。那麼,為何他們還繼續選擇這份工作?無他,賣淫的收入比一般民工高好幾倍,一般的每月三、五千,有點本錢勤力一點的上萬元月薪也不為奇。中國大陸人的家庭觀念比香港人重,為人子女在外工作就有供養父母的必要,若是家中長子,壓力更為沉重,萬千寄望盡在你身。除了家人日常生活開銷,弟妹要讀書、父母要看醫生或是建蓋新房子等,全是哥哥仔扛上肩的責任,也是中國大陸絕大多數民工的責任。
  人非草木,誰屬無情?爛得令人扁嘴的話,卻又真切存在於每個人心中。漂泊生活令人感到無依,家庭負擔又沉重,而個人對同性的愛慕及從事賣淫行業等事情,都得三緘其口。連至親的父母兄弟姊妹也不能分憂,感情生活,對哥哥仔來說是個出口。在學時戀上直男同學、愛人離我而去結婚生子重投「正常」的生活,自己的另一半都是賣B的帥哥,或是兩人之間不存在性關係的情侶生活等,林林總總的關係,令人意想不到的配搭,都有可能發生。雖然小強覺得同志圈都比較虛假,人們又喜歡相信出賣身體的人不可能找到真愛,但能否建立穩定關係好像與性取向與性工作沒有直接關連。阿貓就想跟讀者說:「我們也同樣需要感情,需要愛情,給別人愛,也需要去愛別人,知道不?不要把我們看成怪物就行了。」
性別與情愛觀念不須確定
我們對男、女的外表、行為、期望與規範,全是特定文化與社會秩序下的產物,例如大陸人十來歲就開始關心結婚的問題,過了廿五歲還沒有伴侶,三十歲也沒有生小孩,人家會覺得你一定有問題。因而,所有人自小就假設自己喜歡異性,至發現自己傾慕同性時,便有點不知所措。正如小強當初發現自己喜歡男人,曾想過去找醫生看;小米的已婚客人買過服務後,心慌得哭出來,接受不了自己對同性性器的好奇。的確,我們都活在異性戀情愛模式的「保護罩」下。見慣世面的哥哥仔,都逃不了這套價值。小不點的心態是典型的直女,只對具有男人味的直男產生興趣,又會與其女人爭風呷醋,誓要引到人家的男朋友上床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阿力與上官靈靈都不太看得起C、娘、乸型或CAMP的男人,完全是異性戀女性對男子氣慨的盲目要求。
  不過,他們對於性、同性戀及個人性身份的看法又很有趣,與我們的想像可有距離。性,是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與感情截然分開。哥哥仔與哥哥仔變成情侶並不鮮見,你有你賣我有我賣,落場後牽手過自己的感情生活,向基督教將性與愛(sex and love)綑縛於一起的主張說不。因而,直哥哥仔服務男客之時,心理關口不一定太難衝破。他們與客人的關係,又是千變萬化。他們賣的是快樂、接受與認同,性只是一種中介。阿杰願意接受外表難看得很的殘障客人,填補了社會對殘障同志性需要的漠視。Daniel與小米覺得自己像個心理輔導員,安撫客人的不同心情。偶爾遇上豪爽客人,初次見面就送手機衣服,可見客人買性的心態並不一定在於發洩,發洩及發洩,更多時,是想找個伴,暫時卸下對性及性取向的束縛。
  曾跟同性發生關係的男性,並不一定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轉頭穿回褲子又可以繼續直男的生活。同性性取向對大陸朋友來說不一定與生俱來,「變成」同志的想法仍然普遍存在。這與香港或歐美很強調同性戀是先天而不能逆轉的想法不同。(當然,這先天論的主張與同志運動的發動有莫大關連)而上官靈靈對自己的跨性別身分,更令人摸不著頭腦。他╱她本身喜歡自己擁有男性的身體,卻不喜歡男同志。因而,他╱她只做了隆胸手術,以辣妹的形象示人,吸引直男客人。客人買性時,往往誤以為跟她進行陰道交易。那到底他╱她是男還是女?是直還是孿?是擁有男性身體的直女?還貼上酷兒(QUEER)封條蓋棺定論罷了?
  午夜藍的朋友常說,中國大陸對性及性取向的態度往往比香港更為包容及開放。例如,上官靈靈被關進囚牢時,獄官會把他╱她與其他男性分隔開免受騷擾,關了幾天獲釋後,又會關顧到他╱她滿臉鬚根可會引起尷尬。或是有哥哥仔跟男朋友一起去買衣服時,並不介意人家知道他們的關係,而服務員也不太覺得有甚麼稀奇,或問題。的確,那是個既有趣又教人感慨的現象。為何聲稱是國際大都會的香港,不可能有這樣寬容的社會空間?當我們一起走向現代化、城市化及靠近西方觀念時,社會慢慢「進步」,習慣把本來紛陳的事情分類及命名,規劃、規劃再規劃,程序、程序最後還是程序。換上美麗的糖衣,那就是所謂的專業,或優質的服務。這就叫做男,這就是女,同性戀就是這樣這樣判別。西方醫學尚未發達之時,與生俱來的跨性人在接生婆之手上仍可好好存活成長;但到後來每個孕婦都在醫院分娩,既不是男又不是女的就逃不了醫生的「專業判斷」,刀下不留人,切割重整,總之要確保出世紙上最終可以填寫是男或女。不知不覺間,我們漸漸接受不了混亂而模糊的狀態,也忘記沒有邊界無以名狀的可愛。中國大陸外觀上看來與香港沒有甚麼分別,甚至可能更為繁華,然而,人民的「文明素質」與社會觀念的發展,其實一點也跟不上高樓大廈的興建速度。因而,當我們跨過羅湖橋時,往往會發現自己原來已被塑造成王祖藍飾演的Handlelababy,對很多事情都是「我接受唔到囉」。其實有多難接受?回想六、七年代的香港,情況可能有很多類似的地方。而昔日的電視及電影文化,尺度比現在的好像更為寬鬆。這,全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因有你們,所以美好
  紛陳,本是現實的原貌。讀過幾本書的香港人,包括筆者,可能反而要退一步,自省我們對於性、性別、性取向及情愛的想法。口述歷史的出版,除了確認哥哥仔社群的存在,給每一個從事賣淫工作的成員充權(empower),脫離「全世界只有我一個」的孤絕想法外,同時,也是建立大眾討論性工作議題的平台。越多人討論,賣淫就越能變得正當。情況就如近年紫藤、青鳥等NGO努力為姐姐仔爭取權益,開記者會辦工作坊,見報率漸高。學者、電影人以妓女為題撰寫報告拍出獲獎電影,連乖乖大學生也叩門探訪一樓一。姐姐仔的存在,才慢慢變得不是太大問題。賣淫,本來的確不是甚麼問題。反而,因有哥哥仔的存在,我們才能發現社會的多元,生活的可愛。
(註:「半壁版」刊於2010年8月1日《星期日明報》)




Share |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

never say no to dirty panda!

dp albert:真係好正!非常配合dirty pressdirty panda的作風。



>>>>>>


Share |

身份證是女 出世紙是男 註冊結婚被拒 港首宗變性人爭婚權今聆訊


身份證是女 出世紙是男 註冊結婚被拒
港首宗變性人爭婚權今聆訊

2010年08月09日
  • (6人)
  • 瀏覽人次:7,400
 
【本報訊】 W多年前接受變性手術,由男變女。變性後的她戀上一名男子,當兩人註冊結婚,婚姻登記官發現, W的出世紙的性別是男,否決了這樁婚事。 W為捍衞愛情,去年底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挑戰《婚姻條例》,今日開始聆訊。這是本港首宗有關變性人結婚權利的訴訟。
W是香港出生的中國人, 20多歲時在公立醫院接受變性手術。她變性後無論身份證、畢業證書等證件都已成功轉性。但出世紙的性別不能更改。她與男友註冊結婚時,兩人的出生紀錄都是男性,由於本港未承認同性婚姻,被拒註冊。 W去年 11月申請司法覆核,挑戰如何詮釋《婚姻條例》訂明「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結合」條文中有關「女」的定義。

政府聘御用大狀迎戰

W聘請了擅打人權官司的資深大律師戴啟思為法律代表;政府則越洋聘請了來自英國倫敦的御用大律師 Monica Carss-Frisk率領本地的律師團迎戰。性權會主席邵國華對 W的入稟表示樂觀,因歐洲人權法庭早有案例,成功令英國進行一系列司法改革,允許變性人可在出生證書上更改性別,正式結婚。
邵國華續稱,香港現行的制度相當諷刺,令 W這類有異性戀的變性人不能正式結婚。相反,變性人若戀上同性,卻因兩人在出世紙上的性別沒有更改,仍是一男一女,最終能合法結婚,變相承認了同性婚姻。「香港真係出現過,男人變性做女人後,成功同另一個女人結婚」。
全港約有近 200人在公共醫院進行了變性手術。邵國華建議當局在出世紙附加一封「性別承認證書」( gender recognition certificate),以補充資料形式,證明變性人在心理上的性別,以解決變性人的結婚問題。 

文章轉載自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80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4325474

Share |

書籍銷售資訊

書籍銷售資訊 【總代理】 ➡ ️   台灣: 唐山 / 正港 https://www.facebook.com/TonsanBookstore 【伙伴書店】 ➡ ️   香港 序言: http://www.hkreader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