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的友鄰列上看到這樣的書名:《最糟也最棒的書店》,頓時受吸引,click進介紹《最糟也最棒的書店》那頁,讀到了一段讓我心頭稍為顫動的介紹文字: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是一本關於興趣和工作的書,作者是日本人松蒲彌太郎(Matsuura Yataro),1965年生人,比我大正好十歲。當他念到高二的時候,覺得這麼讀書,然後擠進大公司,採取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件極為不真實 的事情。他覺得這麼作沒多大意思,這樣的人生不值得過活,他更喜歡《在路上》裏面描寫的自由。所以就輟學,去建築工地上作苦力,用艱辛的體力勞動讓自己避 開紛亂的思緒。等他攢下了一點錢,就跑去美國。一句英文都不會說,但是也在美國混了下去,而且相當適應。
在美國,他得到了他所想要的自由的感覺,但是在這種自由裏他又感覺到了空虛。於是,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問自己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想來想去,他覺得讀書是他的最愛。於是就在三藩市、紐約等地泡書店,打點臨工度日。為了看書買書,也在街上擺攤,作販賣舊書的生意。過一段日子,他又返回日本,呆上一段時間。然後上工地賺錢,賺夠飛機票錢就再飛到美國去看書。當他返回日本的時候,自然會帶一些舊書回去,沒有想到很受歡迎,於是萌生了開舊書店的想法。
介紹到這裏,應該明白為什麼我擔心這本書會被放在傳記和勵志類的櫃檯。因為如此這般描述,好像是在說王石當年如何販賣雞飼料,蓋茨當年如何在車庫裏組裝電腦,仿佛這人是在說自己的發家史。事情不是這樣的,他始終也沒有發家致富,因為他根本沒有想過這種問題。他的書店裏全是二手書和雜誌,而且大部分和設計、美術、攝影有關。所以,他的客戶都是日本的設計師、畫家和雜誌編輯,他們需要從60年代的美國雜誌汲取營養。松蒲彌太郎選擇這些書的原則是因為他自己喜歡,看過了以後再轉賣出去。所以,他不是作圖書連鎖生意,也不是日本的大書商,更不賣暢銷書和流行書刊。他僅只是把自己的愛好和工作結合起來,然後和同好分享。
想把這書加進自己anobii的欲購書單時,發現自己原來早已加了。
雖然已是中年人,不過,當下,內心仍常有夢想,希望可以做些既有是自己喜歡也有意義的事情。然而,每當想及代價,內心仍是戰戰兢兢,也有打顫的時刻。此際,已邁出了下一階段的第一步,也感受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生活的壓力……此刻,委實需要別人給自己打打氣,松蒲彌太郎先生正是最佳人選吧。
延伸閱讀:
黃小黛‧IS LIFE.blog: 松浦彌太郎《最糟也最棒》的書店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